上海浦東六角亭又名眾福庵,明萬歷年間(1573~1619)由王乾昌建造,原址在老護塘東側。康熙年間,改作是庵,歷加募葺。嘉慶年間,又募添后廳及側廂,道光年間,復修前廳。遭匪擾,十僅存二,住持僧秀榮曾偕眾姓募復未能如舊。現庵堂內供奉著釋迦牟尼、南海觀音、西方三圣、城隍等27尊菩薩,觀音亭內端立白衣觀音塑像,庵前場地上安放著鑄有六角亭字樣的2只焚香鐵鼎及燭亭等祭神物件。該庵無主持僧尼,逢年過節燒香拜佛者眾多,香火旺盛。
清代多次擴建,至光緒年間,有3進深正屋11間和廂房8間、中間有2個天井。庵內前排山門供奉彌陀、韋陀、海龍王、城隍等佛像,中廳端坐釋迦牟尼、樂師佛、阿彌陀佛等,后廳供千手觀音、南海觀音等塑像,東西廂房內有胡仙、地姆、羅漢等多座神像。
抗戰前,六角亭廟香火頗為旺盛,在浦東淪陷后,日軍在寺北的十一墩設了一個“大檢問所”,如同鬼門關一樣扼守了通向六角亭廟的道路,寺內香火由此冷落,從此一蹶不振。
1953年,在庵內辦小學一所,取名六亭小學。庵西的金姓在此庵內曾開辦過毛巾廠。1953年由靈山庵廣榮師太派徒性賢尼姑入住主持,從此由僧改為尼。
1966年,庵內佛像全部焚毀,房屋被拆除,庵基成為農田,主持性賢尼姑回原家。
1993年,林姓村民借3間柴房供佛,始復香火。
1995年,朱姓村民在柴房北側建造3間庵堂。
1999年,金姓村民填西護塘港造田作庵堂基。
2000年到2002年,李姓村民先后建造220平方米的庵堂4間。
上海浦東六角亭地址
上海市浦東新區虹橋5隊南朱家宅46號